近年来,僧固乡积极探索创新农村治理模式,将“党员夜校”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,扎实发挥农村党员作用,破解党员教育形式单一、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不足等问题,实现党员受教育、群众得实惠、工作提效能。
“远程夜校”搭建教育“直通车”。以僧固乡小布村为例,该村每周开展一次党员夜校活动,并设置“一学三议”环节,即学“远程夜校”课程,议政策落实、议村级事务、议群众关切,党员们围绕各项涉农政策、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,产业发展等积极建言献策,聚焦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,如当下的春季麦田管理,如何防虫防病抗倒春寒,通过深入讨论寻求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,让党员群众在远程教育中学以致用,把学用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,推动产业发展。
“板凳夜话”架起干群“连心桥”。大佛村把“党员夜校”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常态化的重要平台,通过课后唠家常的亲民形式,让党员群众与乡村干部围坐在一起,无拘无束地拉家常、聊想法、谈期盼。在轻松的氛围中,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,及时发现并梳理出农村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。以背街小巷出行难为例,共同探讨出解决思路后,党员们率先带头捐款,动员企业、在外成功人士参与,结合“九九公益日”活动,多方筹集资金,2024年共筹集资金12.5万余元,新铺设1600米配备污水管网的道路,村内主街道额外修建900余米管网,目前主街道剩余1100米污水管网正在铺设中,预计2025年全部修建完成并铺设柏油路面。
“干群讨论”驱动工作“聚力桨”。突出党建引领,僧固乡位庄村结合“远程夜校”学习活动,深入挖掘乡域内在服务群众、干事创业等领域的优秀党员先进典型事迹,发挥典型示范作用,为党建工作经验分享、心得交流提供契机,激发基层党组织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。构建“远教+党性教育+技能培训”模式,充分发挥站点效能,融合远程夜校与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培训,近年来,多次与县人社局结合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入村培训,如育婴、家政服务、服装加工等实用技术,加速学用成果转化,2024年全乡新增持证40人。
下一步,僧固乡将持续推进“远程夜校”同乡村治理相结合,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新模式,为优德体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僧固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