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觉寺位于优德体育城,始建于唐天宝年间(742~755),初名“上乘寺”,距今已一千二百余年,历五代宋元,至明宣德年间寺废重修,因大殿内供俸“如来”,更名为“大觉寺”。明清以来,大觉寺曾多次葺修。现存面积4000平方米,寺内建筑有万寿塔、大雄宝殿、鲁葛祠、厢房等,碑刻中以元书法家赵孟頫书《长明灯记》碑最为珍贵。2019年10月7日大觉寺万寿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万寿塔始建于唐,重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9),万历十三年(1585)竣工。前后历时三十六年,十五任知县。
万寿塔为一座平面六角七级楼阁式砖塔,通高29.67米,自下而上挑檐及平座逐层内收轻微。二至七层皆由砖雕仰莲平座、砖砌塔身和带砖雕斗拱的挑檐三部分组成,七层塔顶为六角攒尖顶,上置铜质葫芦塔刹。万寿塔内部采用“塔心柱式”砖结构,每层皆作梯道和走廊,可拾级而至上层。塔心柱内都有六角形叠涩穹顶式塔心室,一、二层塔心室内砌出砖雕斗拱,斗拱之间雕如意、佛像、龙、狮子、牛、荷叶、卷草等图案。过道顶为筒形券,与梯道一起,从六个面将塔外墙与塔心柱连为一体,整个结构成筒中筒结构,既扩大了内部使用空间,又增强了塔体刚度和稳定性。第七层为一个六角形叠涩穹顶空间,一根柏木刹柱直顶塔刹。二至七层均嵌有碑刻和题记,多为捐资修塔记事碑和文人墨客登塔漫兴题诗碑,其中有明都御史周咏题诗一首。
万寿塔整体建筑结构庄重浑厚,建筑宏伟,风格统一,严谨规整,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,内部采用“塔心柱式”结构,大量使用拱券、穹顶技术,塔心室内雕刻精美丰富,斗拱耍头雕刻样式多变,万寿塔具有较高的历史、科学和艺术价值,为研究明代建筑史、科技史和艺术提拱了宝贵的实物例证。
如今大觉寺,葺修一新,其原貌得以复现,综合功能得以完善,博物馆和展览馆座落其中,千年古刹大觉寺已成为反映延津历史的一处重要文化景观。